Thursday, December 13, 2012

马可福音 1:29-31

 

2012-11-20 23:01

   
马可福音
1:27 众人都惊讶,以致彼此对问说:「这是甚么事?是个新道理啊!他用权柄吩咐污鬼,连污鬼也听从了他。」1:28 耶稣的名声就传遍了加利利的四方。
1:29 他们一出会堂,就同著雅各、约翰,进了西门和安得烈的家。1:30 西门的岳母正害热病躺著,就有人告诉耶稣。1:31 耶稣进前拉著她的手,扶她起来,热就退了,她就服事他们。

*  *  *  *  *  *  *  *  *  *  *  *  *  *  *  *  *  *  *  *  *  *  *  *  *  *  *  *  *  *  

彼得带着一伙进到屋子里来,彼得的妻子马上冲向彼得,开口就大喊: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?
彼得:今天会堂有点事,所以大家晚点散会。
妻子:我的母亲病了这么多天,你到底有没有去找医生?
彼得:有,但是先让我们歇歇,今天有这么多人来家里,先拿点茶水给他们吧?!
妻子:你就急你的朋友,我的母亲是你的岳母,家人病了,你就不会心急吗?
这时彼得的父亲和母亲也进来了,彼得就对他们说:爸!妈!
彼得接着说:麻烦你们招待老师他们,你们知道茶具在哪里。
彼得边说,边往门外走。彼得的妻子也跟着出去,边走边说:你怎么老往外头跑?你不去打渔,你想干什么?
彼得的父亲走到彼得带来的那一伙人,对着站在最前头的年轻人说:老师,坐吧!安得烈,你们也别客气了。
安得烈:是的,父亲。
转身就对那个被称为老师的人说:老师,这里请坐。
接着对其他的人说:你们也坐吧,大家都是熟人。
老师坐下来后,其他的人陆陆续续地各自找地方坐下来。
这时候,彼得的母亲端出了茶点,安德烈也过来分给客人。
父亲:老师,彼得不打渔了,他能做什么?他是有家室的人啊?
老师:今天在会堂里,你看见了什么?
父亲沉默了一会,回答说:你把污鬼赶走了。
老师:您认得被污鬼附着的人吗?
父亲把眼光移到门外,因为是安息日,屋外来来往往的人较多。屋外有小孩追逐的喊叫声,也有彼得的妻子咆哮声,她还在数落彼得,彼得偶尔回复一两句话,不时望着屋里,神情有点着急。
父亲:认得。这是个渔村,我打渔、我卖鱼,我认得的人不少。
老师:如果没有人买鱼,渔民怎么办?
父亲:哈哈,老师,加利利海出产全世界最美味的鱼,不会有人不买回去吃的。
老师:人要是病了,怎么出来买鱼?怎么有力气吃鱼呢?
父亲的脸色变得很严肃,方才轻松的笑容转眼间变得很沉重。
老师:为什么要去会堂?
父亲:安息日就应该去会堂,听神的话,听夫子们的劝勉,我们可是神的选民。
老师:神的选民为什么会被鬼附呢?为什么在安息日才能听到神的话?昼夜思想律法书,为的是我们能够遵行神的旨意,不是仅仅只有听道,只有回想我们是神的选民。
老师站起来,转身过来,对着跟从他的人,提高了音量说:约翰不是曾在旷野里呼喊“预备主的道,修直他的路”吗?神的选民坐在会堂里听道,到约翰那里接受洗礼,这样就是“预备主的道,修直他的路”吗?
父亲也站起来说:认罪悔改从以斯拉回归后,我们就这样做,做了五百年。就是我们用认罪来预备,神在两百年前才会兴起哈斯摩王朝。你这个新法利赛人,叫人跟着你游手好闲,叫人放下神所吩咐的工作不做,神吩咐人六日要工作,第七日休息。耶稣,你把彼得带走,这个就是不对!
耶稣:祭司可以做王吗?这是律法书里神的规定吗?神所分别为圣的人,怎么还可以双手沾满鲜血?神所分别为圣的人,就应该在神的面前代祷,为神的选民认罪,求神快快差来他的弥赛亚。我把彼得带走,就好像亚伯拉罕把以撒带走,顺服神的命令,神必定为他预备,必定在山上预备。
父亲:神的命令?!还是人的命令?哼。
耶稣:我们都承认约翰是神差来的先知。约翰做先知就传递神的信息,要人预备主的道,要人结出果子来,与悔改的心相称。所以,单单接受洗礼,不能算做预备主的道了。没有人传,就没有得听;没有得听,就随心所欲,做出得罪神的事。
父亲:约翰只让人受洗,你倒是多添加了不少。
耶稣:约翰和我都在传神的话,

。。。。。待续 


以牙还牙

 

2012-11-26 22:59

   

前几天有人问到,圣经说:有人打你右脸,连左脸也由他打。当然圣经不是要人被虐待,而是要从前后文来看,看当时在讨论些什么。前一句说到:不要与恶人做对;所以接下来的几句话,就谈论如何不要与恶人做对。原则上,对方有要求,就加倍给他。为什么?接着耶稣说:要爱你们的仇敌。又是为什么?因为你们的天父就是这么做。
从实际来看,我们也很难双倍加码奉上。重点是我们怎么看待别人。以牙还牙,以眼还眼,这是公平原则。我们看待原则高过一个人的价值;其实,我们也并不看重原则,我们的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,原则的重要性才会存在于。我们惯于说谎,为了钱财和女色,我们可以使用言语,叫错误的行为或思想合理化、合法化、正常化。
“回到圣经”,这是耶稣的口头禅。是的,“以牙还牙”这是圣经上的话,但这个不是在鼓励私斗,而是在民事诉讼时,一个赔偿的标准。圣经强调的是法治和公平,但是圣经更强调和平、公义、怜悯和受害。求和平,但是不做老好人。求公义,内心却满有怜悯。行怜悯,就免不了自己受害。
圣经讲的是以善报恶。不要伸冤,让主来做。对仇敌,给他吃,给他喝,还要祝福他。耶稣讲了个撒玛利亚人的故事,他帮助了个患难中的人,那是个轻看他的人,是个也被自己人放弃的人,但是当他遇见那个人时,他伸出援手帮助了那个人。
是非善恶是一回事,帮助他人又是另一回事。帮助仇敌不就是支助仇敌、养虎为患吗?西方世界在十九世纪末期开始注意战争中的人道问题,签署公约,从伤患到战俘的待遇,甚至战场上可否使用毒气或毒物。虽然人的行为很重要,但是人的生命和价值更重要。



白白地得來,白白地舍去

 

2012-11-27 23:59

   

许多人稱耶稣为道德上的老师,其实耶稣说了许多空前绝后的、震惊人的、混乱人的言语。其中的一句话就是这句“"你們白白地得來,也要白白地舍去”,这句话摇晃着基督教也晃了了两千多年了。为什么?摆明着说,传福音、叫人信教、开教会,应该是免费大赠送的事情,所以逢年过节,教堂发面粉、奶粉是应该的。但是,为什么进了教堂还要收奉献、收香油钱呢?
是这样子吗?物质的东西会白白地从天上掉下来吗?为什么会有面粉、奶粉白白地发出去?教堂都是富二代开的,有钱花不完,是这样子吗?到底基督徒有什么是白白地得来的?一是救恩,二是物援,三是关怀。基督徒得到的东西许多是无形的,是一次性的;看不到的,即使看得到,也不再能看得见了。这个就是圣经说的,一粒麦子死了,就结出许多子粒。从得来到舍去,还得经过再生产和运送。这样的理念也激发了基督徒殷勤做工、殷勤探访的生活。
救恩为什么是白白得来的?因为人无法救自己,就好比溺水的人需要救生员来救,病重的人需要良医来救。
有人说,世界太平,经济繁荣,人人安居乐业,哪有需要什么救恩?请问哪里没有贪官污吏、没有铤而走险、没有烧炭跳楼的?鸵鸟式、象牙塔式地看望世界,当然觉得我们活得好好的,我活得好好的,只要那些坏事情不要发生在我的身上。那么一旦发生了呢?要怨天尤人吗?能够逆来顺受、尝苦饴吗?能够淡忘羞辱残疾、淡忘国仇家恨?对受害者冷漠,過与世隔绝的生活,这样也算是个好人吗?有恩于我,就是个好人,不再计算那人的功过,是这样吗?
人世间就是这样子,冷漠而自怜吗?得之我幸,失之我命,只要曾经有过,是吗?有些事改正后,就不会在想回去。有些事做过后,就回不去,没有第二次。没有人喜欢封建、专制、独裁的国家;革命后、解放后,没有人会歌颂以往的日子。但是自由是经由斗争得来的,从武王伐纣、揭竿起义(陈胜、吴广带领农民起义)、直到辛亥革命,自由是有代价的,是需要很高的代价。
武装斗争为的是更好的制度、更人道的制度,耶稣基督的救赎为的是更好的关系、更圣洁的关系。
耶稣基督的救赎,把罪人从罪恶中释放出来,使人以作恶为耻、以助人为乐。耶稣基督的救赎,把人从罪人中分别出来,使人归入教会、服事上帝。“服事上帝”,那不是另一个霸权吗?孙中山说世界的强权有两种,霸道和王道。“讲王道是主张仁义道德,讲霸道是主张功利强权。讲仁义道德,是由正义公理来感化人;讲功利强权,是用洋枪大炮来压迫人讲王道是主张仁义道德,讲霸道是主张功利强权。讲仁义道德,是由正义公理来感化人;讲功利强权,是用洋枪大炮来压迫人。”
上帝的王道是什么?上帝如何以德服人?上帝创造万物,供应人最好的生活环境,这是上帝的王道。在宇宙中目前还没有找到其它的星球,可以让人类移居过去的。是的,已经有找到类似地球的星球,但是还不确定有没有生物,也还不确定适合不适合人类居住。其次,上帝赏善罚恶。人会埋怨上帝无情,但是也说:不是不报,是时间未到。是的,上帝做事有定时、有计划,不是临时冲动、即兴之作。第三,上帝是听祷告的神。许多人在祷告中得到上帝的赐福、更好的祝福,所以忠心跟随上帝,以至于死。耶稣和他的首席弟子们一个个惨死殉道,殉道期许多教会领袖更是挺身而出,不畏殉道。(注:当然也有许多教会领袖,在当时变节了。)第四,上帝是个有组织、有计划的神,他教导、他安排、他管理。上帝所组织不单单是个教会,而且是个温馨的家,是个有纪律的军队(与灵界争战),是个有君王的国度(以耶稣基督为君王)。
有平安、有喜乐、有方向,这就是上帝的王道,以至于许多人愿意委身、服事上帝。
那么耶稣基督又是付上了什么代价?耶稣是基督在地上的名字,基督是他的名号。原本耶稣在天上活得好好的,但是他下凡来,不是偷跑来到人间玩乐(注:小说家才会假设人间更好),他是被差派来的。耶稣来争战,挑战政治领袖、挑战宗教领袖,他凭什么挑战?他凭者公义和怜悯,他凭者道德勇气来挑战。耶稣带头争战,经常有几千人跟随他,虽然多数是平民百姓,但是也不乏社会精英,特别是耶稣死后,更多的社会精英回应他的福音。但是在耶稣最健壮、最有名声的时候,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,罪名是“犹太人的王”。在耶稣最后一次进城时,人们用迎接王的方式迎接他,甚至是一种凯旋进城的模式,但是几天后他就成为人人唾弃的罪人,被钉在十字架上,一种对付叛乱份子的酷刑。(注:为什么群众转变很快?一是敌对耶稣的宗教领袖,二是国外返乡的不知情的朝圣客,当时是犹太人朝圣的大节期。)
耶稣有丰富传奇的一生,但是在他受审时,居然查不出他犯過罪,他是无罪被处死的,这才是叫人惊奇的。更叫人惊奇的是,在他被钉在十字架时,他居然祷告说:赦免他们吧!
这个就是耶稣救罪人的故事,白白地得来,就白白地舍去,因为那个代价太高了,不是一般人付得起,拿得出来。自己得救了,也帮助别人可以得救吧!



python color

 

2012-11-28 11:17

   

 # http://www.siafoo.net/snippet/88print '\033[1;30mGray like Ghost\033[1;m'
print '\033[1;31mRed like Radish\033[1;m'
print '\033[1;32mGreen like Grass\033[1;m'
print '\033[1;33mYellow like Yolk\033[1;m'
print '\033[1;34mBlue like Blood\033[1;m'
print '\033[1;35mMagenta like Mimosa\033[1;m'
print '\033[1;36mCyan like Caribbean\033[1;m'
print '\033[1;37mWhite like Whipped Cream\033[1;m'
print '\033[1;38mCrimson like Chianti\033[1;m'
print '\033[1;41mHighlighted Red like Radish\033[1;m'
print '\033[1;42mHighlighted Green like Grass\033[1;m'
print '\033[1;43mHighlighted Brown like Bear\033[1;m'
print '\033[1;44mHighlighted Blue like Blood\033[1;m'
print '\033[1;45mHighlighted Magenta like Mimosa\033[1;m'
print '\033[1;46mHighlighted Cyan like Caribbean\033[1;m'
print '\033[1;47mHighlighted Gray like Ghost\033[1;m'
print '\033[1;48mHighlighted Crimson like Chianti\033[1;m' class colorPrint():
lead = "\033[1;"
end = "\033[1;m"

gray =['\033[1;30m', 'Gray like Ghost', ]
red =['\033[1;31m', 'Red like Radish', ]
green =['\033[1;32m', 'Green like Grass', ]
yellow =['\033[1;33m', 'Yellow like Yolk', ]
blue =['\033[1;34m', 'Blue like Blood', ]
magenta =['\033[1;35m', 'Magenta like Mimosa', ]
cyan =['\033[1;36m', 'Cyan like Caribbean', ]
white =['\033[1;37m', 'White like Whipped Cream', ]
crimson =['\033[1;38m', 'Crimson like Chianti', ]
hlt_red =['\033[1;41m', 'Highlighted Red like Radish', ]
hlt_green =['\033[1;42m', 'Highlighted Green like Grass', ]
hlt_brown =['\033[1;43m', 'Highlighted Brown like Bear', ]
hlt_blue =['\033[1;44m', 'Highlighted Blue like Blood', ]
hlt_magenta =['\033[1;45m', 'Highlighted Magenta like Mimosa', ]
hlt_cyan =['\033[1;46m', 'Highlighted Cyan like Caribbean', ]
hlt_gray =['\033[1;47m', 'Highlighted Gray like Ghost', ]
hlt_crimson =['\033[1;48m', 'Highlighted Crimson like Chianti', ]   # http://stackoverflow.com/questions/3696430/print-colorful-string-out-to-console-with-pythonCODE={
'ENDC':0, # RESET COLOR
'BOLD':1,
'UNDERLINE':4,
'BLINK':5,
'INVERT':7,
'CONCEALD':8,
'STRIKE':9,
'GREY30':90,
'GREY40':2,
'GREY65':37,
'GREY70':97,
'GREY20_BG':40,
'GREY33_BG':100,
'GREY80_BG':47,
'GREY93_BG':107,
'DARK_RED':31,
'RED':91,
'RED_BG':41,
'LIGHT_RED_BG':101,
'DARK_YELLOW':33,
'YELLOW':93,
'YELLOW_BG':43,
'LIGHT_YELLOW_BG':103,
'DARK_BLUE':34,
'BLUE':94,
'BLUE_BG':44,
'LIGHT_BLUE_BG':104,
'DARK_MAGENTA':35,
'PURPLE':95,
'MAGENTA_BG':45,
'LIGHT_PURPLE_BG':105,
'DARK_CYAN':36,
'AUQA':96,
'CYAN_BG':46,
'LIGHT_AUQA_BG':106,
'DARK_GREEN':32,
'GREEN':92,
'GREEN_BG':42,
'LIGHT_GREEN_BG':102,
'BLACK':30,
}

def termcode(num):
return '\033[%sm'%num

def colorstr(astr,color):
return termcode(CODE[color])+astr+termcode(CODE['ENDC'])

if __name__=='__main__':
astr='yippy skippy'
# for num in range(300):
# color=termcode(num)
# print('%s: %s'%(num,color+astr+termcode(CODE['ENDC'])))
for key in sorted(CODE.keys()):
print('%s: %s'%(key,colorstr(astr,key)))

print(colorstr('Red','RED'))

import logging
import copy

logger=logging.getLogger(__name__)

class ColoredFormatter(logging.Formatter):
# A variant of code found at http://stackoverflow.com/questions/384076/how-can-i-make-the-python-logging-output-to-be-colored

LEVELCOLOR = {
'DEBUG': 'BLUE',
'INFO': 'BLACK',
'WARNING': 'PURPLE',
'ERROR': 'RED',
'CRITICAL': 'RED_BG',
}

def __init__(self, msg):
logging.Formatter.__init__(self, msg)

def format(self, record):
record = copy.copy(record)
levelname = record.levelname
if levelname in self.LEVELCOLOR:
record.levelname = colorstr(levelname,self.LEVELCOLOR[levelname])
record.name = colorstr(record.name,'BOLD')
record.msg = colorstr(record.msg,self.LEVELCOLOR[levelname])
return logging.Formatter.format(self, record)

if __name__=='__main__':
logger.setLevel(logging.DEBUG)
console = logging.StreamHandler()
console.setFormatter(
ColoredFormatter('%(name)s: %(message)s (%(filename)s:%(lineno)d)'))
logger.addHandler(console)
fh = logging.FileHandler('/tmp/test.log','w')
fh.setFormatter(logging.Formatter('%(name)s: %(message)s'))
logger.addHandler(fh)

logger.debug('debug')
logger.info('info')
logger.warning('Warning')
logger.error('ERROR')
logger.critical('CRITICAL!!!')

 # http://stackoverflow.com/questions/287871/print-in-terminal-with-colors-using-pythonclass bcolors:
HEADER = '\033[95m'
OKBLUE = '\033[94m'
OKGREEN = '\033[92m'
WARNING = '\033[93m'
FAIL = '\033[91m'
ENDC = '\033[0m'

def disable(self):
self.HEADER = ''
self.OKBLUE = ''
self.OKGREEN = ''
self.WARNING = ''
self.FAIL = ''
self.ENDC = ''

print (bcolors.WARNING + "Warning: No active frommets remain. Continue?" 
+ bcolors.ENDC)





马可福音6:1-29

 

2012-12-01 13:30

   

6:1-5 耶稣在家乡受到排挤,被讥笑为木匠。人们自认为很了解耶稣,也就不把耶稣当作一回事。耶稣也不把他们当作一回事,也没多行神迹、多行教导。你不来求耶稣,耶稣也不主动去帮助你,不做热屁股贴冷板凳的事。
6:6-13 耶稣更进一步,到外地去传道。你不需要,还有别人要,拜拜。另外差派他的门徒,分组到各地去传道。
6:14-29 希律王杀了施洗约翰后,又听到耶稣的名声,心中害怕。因为希律王杀的约翰,人们相信他是神差来的先知,如今又出现另一个先知,使得希律王坐立不安。约翰公开指责他与嫂子私奔,使得希律王很害怕,害怕舆论,害怕人民反对他的统治。
希律王与他的兄弟三人接承大希律王的封地;但是分到耶路撒冷的兄弟残暴无道,人民反抗,于是罗马当局就把他废了,为了他的安全,带到罗马软禁。希律王有一回到罗马,顺道探望他的兄弟,走的时候也把嫂子和侄女带走。史称因为嫂子有美色,因此希律王诱惑嫂子私奔;但是评论家认为买一送一,显然希律王看上的是侄女,才会无奈地带着嫂子跑。
世人说基督徒骂人是罪人;却不知道做先知的约翰却是大声公,到处广播别人的种种不是。
世人以为来听耶稣,来捧场,基督徒就应该很高兴;却不知道做先知的约翰毫不给情面,迎客和送客之道就是当面指责你的不是。
这段经文里,耶稣传福音的态度是:(1)你不需要我,我也不勉强你;(2)你不需要我,我就去找别人;(3)顺应民意,你认为我只能这样,我就这样不行神迹;别人以为我可以做得更多,我就照着他们信心的多寡,做给他们当礼物。

注: 在古罗马帝国,犹大地是个很特殊的地方,在罗马帝国的初期维持了近百年的自治权,因为犹太国的将军希律主动投诚,在内战中引罗马兵入城(耶路撒冷),也就是希律叛国。后来希律救了凯撒一命,又平乱有功,而且向罗马进贡,所以历代的罗马统治者对希律王朝很宽容,比如希律自行扩张领地,又自封为王,但是碍于时局,罗马后来都追认。

 *  *   *  *   *  *   *  *   *  *   *  *  

基督徒是反动分子吗?反政府?反革命?反社会?反文化?
不,基督徒强调:表里一致、始终如一、人人平等。基督徒反对:搞特权、搞官僚、假公济私。权力越大,就应该接受越大的约束;你可以做,但是不能随便做,许多的前置作业必须先准备,许多的后续作业必须跟进。权力越大,地位就应该越低;保民、便民、利民。当权者应该严以律己、宽以待人,不应该只准州官放火、不准百姓点灯。
不可否认,官场如商场,充斥着威胁、利诱,竞争、破坏,欺骗、陷害,导致大官放纵、小官自保,于是就跳脱了原本应该有的权利和义务。虽说是人在江湖、身不由己,但是自助人助,也有中流砥柱。如果放掉自己的立场,很快就掉进了同流合污的漩涡。
基督徒不是讲洁身自爱、独善其善、顺心如意。耶稣被人轻看、被人驱逐;约翰被人监禁、被人杀头,连个罪名都没有,就白白牺牲了。这个就是基督徒的眼界,耶稣看到人心的邪恶,约翰看到人世的不公,圣经的先知书更是列举、数算世间的不平事。是的,基督徒就是爱管闲事。是的,基督徒本身也没有做得多好,但是拒绝同流合污,主张分别为圣。
基督徒的结局应该是很惨的,在神的祝福中,走过惨淡的一生。这么凄惨,还要这样的信仰、这样的宗教吗?是的,还需要,这是人类最后的希望,这叫志节、气节,清高、清香,德行、道德,公理、理想,这个能够对抗冷漠、败坏,揶揄、放纵,迷失、畏缩,害怕、软弱。



===================


福音从来就不是为了讨好人。我们小组讨论的主题是:什么是荣耀神。。感谢主!
2012-12-01 21:46
戴婧
有次和一个只见过一次面的人吃饭,席间谈到信仰,他问我,你们说的交托是不是指基督徒就不用努力了,我说恰恰相反,做了基督徒会需要更努力,因为以前是替自己做的,现在是替神做。行在光明里要比行在黑暗里付出更多的努力,即使事关成败也不能走不该走的捷径,即使不讨好人也不能放弃神所定的原则。
2012-12-01 23:45
戴婧
回复李春雷LOL:这段经文是怎么延伸到这个主题的?是说施洗约翰直言不讳指责希律吗?
2012-12-01 23:48
李春雷LOL
慕道友问的。好像开头的时候,记不清了。
2012-12-03 07:22


该看书了

 

2012-12-04 23:39 

   

是的,是的,该多看书,多看书,我好久没看书了。
很长时间沉溺于视频,应该说自然频道的画面震撼人心,动态总是有种活的力量,虽然好的插图或相片也有震撼的魅力,就是少了瞬息万变的感觉。
中学时,初中和高中毕业时,不约而同的,两个当时的文艺股长(负责收作业的班上干部)都评价我的作文簿,我说老师才给80分,还行啦。他们说拿80分的人不多。老师常常批注我的造句遣词不好,一个同学就指出我常用对句,但是被大哥带进电影世界,慢慢地我不是在写作,而是在写景、写电影。一个动作很难用文字描述的,无法用几句话来描述,但是我是在叙述那时的氛围、我的感受。其实内容空洞,没有大道理、人间冷暖、奋斗进取,只是一股不知愁却强说愁的空荡。
电影世界,刚开始是追星。随着大哥进了高中,程度了提升了,开始会评论、会品味了;跟着,我也开始模仿,学习咀嚼电影的情节。大哥上了大学,就有许多了书,大哥就喜欢买书,但是不怎么看;不过他买的书,我还喜欢看,从武侠小说、文艺小说(应该是大姐的)、古典小说(是长辈强制的)、心理学、哲学、军事。
咯咯咯,大哥影响我很深,小学的时候,妈叫他背诗词,他就转来要求我们;不过要等到大学,遇到好老师,才懂得欣赏古文、分析古文,也使得我文笔大有长进。由于中学时大量阅读,也有助于我的写作,因为有材料可以写,有例子可以引用,来评论作文的题目。所谓知无不言、言无不尽,一篇作文就写完了,有时还觉得还有许多要说的,无奈篇幅限制、时间限制。咯咯咯,这叫发泄,不是在作文;所谓止于至善,如果没有目的地,就游走不停。
我想读书和考试是两回事,就像数学,从初中开始,同学常常不解,为什么难题我都会解了,但是考试就是不及格?因为我会算错;因为我不会背公式,考场不准带书,没有书,就没有正确的公式;因为我只会难的题目。别傻了,文科我也搞不定,理解力差,不会着重点。同学们之间,总是流传着必考题,叫我放弃不会考的东东。他们以得满分很兴奋,我是呆呆的望着看不懂的东东,望洋兴叹,兴奋不起来,觉得考试失去意义。
我就是笨,就是不懂。初中时先后有两个数学老师就骂过我,一个说那个难题都会了,为什么这道题要想这么久;另一个说,可以那样解,也可以这样解,为什么不能这样解。我就是不懂。只能说我的竞争力指数是零。
考试很累人,但是读书是很愉快的事,尽情享受、品味,不必背书、不必分析、不必划重点,我喜欢看那几页就多看几回,不喜欢、看不懂的就跳过去。四时读书乐,应该是这样的。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我来坐沙发~~~~微笑
2012-12-04 23:56
回复宋敏♐Nicholas:谢谢捧场。这几年虽然看书不多,但是网文倒是看不少,速食餐。
2012-12-05 03:50
在网络论坛里,论战时也花许多时间在网络查询、比对。有一回花了两个月,才找到马丁路德翻译的德文圣经,原版的影印本,这个就是网虫的日子。。还看了一些外文论文,德文、法文、拉丁文、荷兰文,当然要参照英文看,必要时还要查字典、查文法书。
2012-12-05 03:54
戴婧
Tom你很聪明,我留心听你讲话觉得你的话里常常很有见地。我阅读的高峰大概是我小学四、五年级的时候,可以深夜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看书,当然不是教科书,我至今还记得的一本在被窝里看完的书叫《猛狮爱尔莎》…后来就再也没有主动去看那么多书。真不是读书人…
2012-12-05 09:40
回复戴婧:我小时候看过一本《少年、雄狮》(?忘了,主角是母狮),一个少年与母狮的故事。在非洲,一个母亲带着年幼的他到野外,就和其他妇女工作,他在草丛中认识了一只小猫,和它玩耍。小猫长大后就成了雌狮,在一次象群搬迁中,象狮互斗,身负重伤。少年就照顾她遗留下来的三只小猫。
2012-12-05 12:53
戴婧
回复许修昆 Tom:爱尔莎被发现的时候就是一窝三只里面的一只呀。。。我们看的是不是同一个小说…
2012-12-06 10:20
回复戴婧:可能我记错了,小学看的,30年前。我们错不多是同一个年纪时,看同一本书。我记得他给三只猫取名,按照非洲话的意思是一二三,其中有一只很调皮。。前半部是他与母狮的故事,描述她成为狮王,也有了配偶,后来为了保护狮群,不得不带头对抗象群,要断了象王的长鼻,自己也不行了。。后半部描述他带着三只小狮出入部落,结尾我就忘了。
2012-12-06 10:45
戴婧
回复许修昆 Tom:是同一本书~!!
2012-12-06 11: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