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:1-5 耶稣在家乡受到排挤,被讥笑为木匠。人们自认为很了解耶稣,也就不把耶稣当作一回事。耶稣也不把他们当作一回事,也没多行神迹、多行教导。你不来求耶稣,耶稣也不主动去帮助你,不做热屁股贴冷板凳的事。
6:6-13 耶稣更进一步,到外地去传道。你不需要,还有别人要,拜拜。另外差派他的门徒,分组到各地去传道。
6:14-29 希律王杀了施洗约翰后,又听到耶稣的名声,心中害怕。因为希律王杀的约翰,人们相信他是神差来的先知,如今又出现另一个先知,使得希律王坐立不安。约翰公开指责他与嫂子私奔,使得希律王很害怕,害怕舆论,害怕人民反对他的统治。
希律王与他的兄弟三人接承大希律王的封地;但是分到耶路撒冷的兄弟残暴无道,人民反抗,于是罗马当局就把他废了,为了他的安全,带到罗马软禁。希律王有一回到罗马,顺道探望他的兄弟,走的时候也把嫂子和侄女带走。史称因为嫂子有美色,因此希律王诱惑嫂子私奔;但是评论家认为买一送一,显然希律王看上的是侄女,才会无奈地带着嫂子跑。
世人说基督徒骂人是罪人;却不知道做先知的约翰却是大声公,到处广播别人的种种不是。
世人以为来听耶稣,来捧场,基督徒就应该很高兴;却不知道做先知的约翰毫不给情面,迎客和送客之道就是当面指责你的不是。
这段经文里,耶稣传福音的态度是:(1)你不需要我,我也不勉强你;(2)你不需要我,我就去找别人;(3)顺应民意,你认为我只能这样,我就这样不行神迹;别人以为我可以做得更多,我就照着他们信心的多寡,做给他们当礼物。
注: 在古罗马帝国,犹大地是个很特殊的地方,在罗马帝国的初期维持了近百年的自治权,因为犹太国的将军希律主动投诚,在内战中引罗马兵入城(耶路撒冷),也就是希律叛国。后来希律救了凯撒一命,又平乱有功,而且向罗马进贡,所以历代的罗马统治者对希律王朝很宽容,比如希律自行扩张领地,又自封为王,但是碍于时局,罗马后来都追认。
* * * * * * * * * * * *
基督徒是反动分子吗?反政府?反革命?反社会?反文化?
不,基督徒强调:表里一致、始终如一、人人平等。基督徒反对:搞特权、搞官僚、假公济私。权力越大,就应该接受越大的约束;你可以做,但是不能随便做,许多的前置作业必须先准备,许多的后续作业必须跟进。权力越大,地位就应该越低;保民、便民、利民。当权者应该严以律己、宽以待人,不应该只准州官放火、不准百姓点灯。
不可否认,官场如商场,充斥着威胁、利诱,竞争、破坏,欺骗、陷害,导致大官放纵、小官自保,于是就跳脱了原本应该有的权利和义务。虽说是人在江湖、身不由己,但是自助人助,也有中流砥柱。如果放掉自己的立场,很快就掉进了同流合污的漩涡。
基督徒不是讲洁身自爱、独善其善、顺心如意。耶稣被人轻看、被人驱逐;约翰被人监禁、被人杀头,连个罪名都没有,就白白牺牲了。这个就是基督徒的眼界,耶稣看到人心的邪恶,约翰看到人世的不公,圣经的先知书更是列举、数算世间的不平事。是的,基督徒就是爱管闲事。是的,基督徒本身也没有做得多好,但是拒绝同流合污,主张分别为圣。
基督徒的结局应该是很惨的,在神的祝福中,走过惨淡的一生。这么凄惨,还要这样的信仰、这样的宗教吗?是的,还需要,这是人类最后的希望,这叫志节、气节,清高、清香,德行、道德,公理、理想,这个能够对抗冷漠、败坏,揶揄、放纵,迷失、畏缩,害怕、软弱。
===================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