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December 13, 2012

白白地得來,白白地舍去

 

2012-11-27 23:59

   

许多人稱耶稣为道德上的老师,其实耶稣说了许多空前绝后的、震惊人的、混乱人的言语。其中的一句话就是这句“"你們白白地得來,也要白白地舍去”,这句话摇晃着基督教也晃了了两千多年了。为什么?摆明着说,传福音、叫人信教、开教会,应该是免费大赠送的事情,所以逢年过节,教堂发面粉、奶粉是应该的。但是,为什么进了教堂还要收奉献、收香油钱呢?
是这样子吗?物质的东西会白白地从天上掉下来吗?为什么会有面粉、奶粉白白地发出去?教堂都是富二代开的,有钱花不完,是这样子吗?到底基督徒有什么是白白地得来的?一是救恩,二是物援,三是关怀。基督徒得到的东西许多是无形的,是一次性的;看不到的,即使看得到,也不再能看得见了。这个就是圣经说的,一粒麦子死了,就结出许多子粒。从得来到舍去,还得经过再生产和运送。这样的理念也激发了基督徒殷勤做工、殷勤探访的生活。
救恩为什么是白白得来的?因为人无法救自己,就好比溺水的人需要救生员来救,病重的人需要良医来救。
有人说,世界太平,经济繁荣,人人安居乐业,哪有需要什么救恩?请问哪里没有贪官污吏、没有铤而走险、没有烧炭跳楼的?鸵鸟式、象牙塔式地看望世界,当然觉得我们活得好好的,我活得好好的,只要那些坏事情不要发生在我的身上。那么一旦发生了呢?要怨天尤人吗?能够逆来顺受、尝苦饴吗?能够淡忘羞辱残疾、淡忘国仇家恨?对受害者冷漠,過与世隔绝的生活,这样也算是个好人吗?有恩于我,就是个好人,不再计算那人的功过,是这样吗?
人世间就是这样子,冷漠而自怜吗?得之我幸,失之我命,只要曾经有过,是吗?有些事改正后,就不会在想回去。有些事做过后,就回不去,没有第二次。没有人喜欢封建、专制、独裁的国家;革命后、解放后,没有人会歌颂以往的日子。但是自由是经由斗争得来的,从武王伐纣、揭竿起义(陈胜、吴广带领农民起义)、直到辛亥革命,自由是有代价的,是需要很高的代价。
武装斗争为的是更好的制度、更人道的制度,耶稣基督的救赎为的是更好的关系、更圣洁的关系。
耶稣基督的救赎,把罪人从罪恶中释放出来,使人以作恶为耻、以助人为乐。耶稣基督的救赎,把人从罪人中分别出来,使人归入教会、服事上帝。“服事上帝”,那不是另一个霸权吗?孙中山说世界的强权有两种,霸道和王道。“讲王道是主张仁义道德,讲霸道是主张功利强权。讲仁义道德,是由正义公理来感化人;讲功利强权,是用洋枪大炮来压迫人讲王道是主张仁义道德,讲霸道是主张功利强权。讲仁义道德,是由正义公理来感化人;讲功利强权,是用洋枪大炮来压迫人。”
上帝的王道是什么?上帝如何以德服人?上帝创造万物,供应人最好的生活环境,这是上帝的王道。在宇宙中目前还没有找到其它的星球,可以让人类移居过去的。是的,已经有找到类似地球的星球,但是还不确定有没有生物,也还不确定适合不适合人类居住。其次,上帝赏善罚恶。人会埋怨上帝无情,但是也说:不是不报,是时间未到。是的,上帝做事有定时、有计划,不是临时冲动、即兴之作。第三,上帝是听祷告的神。许多人在祷告中得到上帝的赐福、更好的祝福,所以忠心跟随上帝,以至于死。耶稣和他的首席弟子们一个个惨死殉道,殉道期许多教会领袖更是挺身而出,不畏殉道。(注:当然也有许多教会领袖,在当时变节了。)第四,上帝是个有组织、有计划的神,他教导、他安排、他管理。上帝所组织不单单是个教会,而且是个温馨的家,是个有纪律的军队(与灵界争战),是个有君王的国度(以耶稣基督为君王)。
有平安、有喜乐、有方向,这就是上帝的王道,以至于许多人愿意委身、服事上帝。
那么耶稣基督又是付上了什么代价?耶稣是基督在地上的名字,基督是他的名号。原本耶稣在天上活得好好的,但是他下凡来,不是偷跑来到人间玩乐(注:小说家才会假设人间更好),他是被差派来的。耶稣来争战,挑战政治领袖、挑战宗教领袖,他凭什么挑战?他凭者公义和怜悯,他凭者道德勇气来挑战。耶稣带头争战,经常有几千人跟随他,虽然多数是平民百姓,但是也不乏社会精英,特别是耶稣死后,更多的社会精英回应他的福音。但是在耶稣最健壮、最有名声的时候,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,罪名是“犹太人的王”。在耶稣最后一次进城时,人们用迎接王的方式迎接他,甚至是一种凯旋进城的模式,但是几天后他就成为人人唾弃的罪人,被钉在十字架上,一种对付叛乱份子的酷刑。(注:为什么群众转变很快?一是敌对耶稣的宗教领袖,二是国外返乡的不知情的朝圣客,当时是犹太人朝圣的大节期。)
耶稣有丰富传奇的一生,但是在他受审时,居然查不出他犯過罪,他是无罪被处死的,这才是叫人惊奇的。更叫人惊奇的是,在他被钉在十字架时,他居然祷告说:赦免他们吧!
这个就是耶稣救罪人的故事,白白地得来,就白白地舍去,因为那个代价太高了,不是一般人付得起,拿得出来。自己得救了,也帮助别人可以得救吧!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