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September 17, 2012

试答煮雲法師的质疑


2012-09-14 17:52




“中國人向來都信仰佛教,佛教是中國最早的宗教;” ~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

答:应该是道教,西汉成帝(公元前52-7)就有《太平经》,另外东汉有《周易参同契》(约在147-167),东汉时道教盛行,可以聚众数万。如果老、庄(公元前369-286)是道教的先驱,那么就更提前了。佛教盛行,是东汉以后的事了。其实,先古时期中国人就有祭祀、鬼神思想了。

“佛教在中國流行了二千多年之久,成為中國的信仰中心,全國人民很少不信奉佛教的。佛教徒遂以此自豪,以為基礎穩固,可以高枕無虞,怎知到近世紀來,洋槍大砲的入侵,遂把中國的國防地位降低了;跟著就是洋教的侵入,又把中國國教的地位也降低了;在過去有一段時期,佛教徒連講話的資格都沒有了,甚至大多數佛教徒,不敢承認自己是佛教徒;” ~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

答:中国的国教是道教,佛教是外来的洋教,佛教似乎喧宾夺主了。

明末、清初洋教士的洋枪大炮,提高了中国的国防。清末时,洋枪大炮确实成了洋教士的后盾,但是不少洋教士跑出租借地深入内地,根本就请求不到枪炮支援;其次,在租借地的洋教士总是包庇地痞流氓,引起乡绅不满。所以,佛教徒的地位会降低,这个跟基督徒无关。

“中國的佛教,沒有發過洋財,沒有背景,因為中國人窮,佛教也窮了,沒有錢就沒有人來幫忙,俗語說:「死得窮不得』,就是說得舌吐蓮花,也沒有人來領教。” ~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

答:佛教曾在深山造了一个大佛像,被环保人士攻击。佛教或许没有发过洋财,历史上佛教也倒发过中国财。
「都下佛寺五百餘所,窮極宏麗。僧尼十餘萬,資產豐沃。所在郡縣,不可勝言。道人又有白徒,尼則皆畜養女,皆不貫人籍,天下戶口幾亡其半。而僧尼多非法,養女皆服羅紈,共蠹俗傷化,抑由於此。」《南書.循吏傳、郭祖深傳》

“基督教的教主是耶穌是做木匠出身的;..... 佛教的教主是印度中流北岸迦毘羅國淨飯王的太子,族姓釋迦,名號牟尼,世人尊稱他為佛陀(Buddha)。..... 聽說秦始皇出遊,被貴族出身的楚項羽和平民出身的劉邦看見了,一個說:「彼可取而代之」,一個說:「大丈夫不當如是耶!」試想:九五之尊,是人人逐鹿的對象,..... 照此看來,佛教教主,以皇太子的身份,而能放下一切,他的崇高偉大,當然超過一切宗教的教主了!” ~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

答:秦始皇一统六国,又南征岭南,之后1000年中国的版图大致不变。释迦国不过是当时一个小国,虽然其父好似一个小霸主。看看四周的大国打打杀杀,一个小国王子能够做什么?后来传扬佛教的是一个以武力统一印度的阿育王,如果没有武力,宗教基本上靠边站。所以,有点见识的人也不会贪念这个位子,因为不知道何时会被大国吃掉、会遭受大国的战祸之害。
【印度北部有十六個大國,都是君主制國家;釋迦族統治的是東北部邊緣四小國之一的,屬於剎帝利階級迦毗羅衛國,採取共和制,以憍薩羅為宗主國。】 ~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
【释迦牟尼原名悉達多·喬達摩古印度释迦族人(生于尼泊爾南部),佛教创始人。.....
【釋迦牟尼是後人對他的尊稱。“釋迦”是他所屬的部族名稱,有“能”、“勇”的意思;“牟尼”意為“文”、“仁”、“寂默”,所以漢譯又作能仁寂默、釋迦文佛等。在《梨俱吠陀》的誦詩中,曾經記載一種出家修行者,稱為“牟尼”,.....
【“悉达多”意思是“吉財”、“吉祥”、“一切功德成就”,又作“薩婆曷剌他悉陀”,意為“意義成就”或“一切義成”。
【傳統上認為“乔达摩”或「瞿曇」(Gautama)是释迦牟尼的氏族名称,即释迦族祖先的姓氏[註 3]。但這應非他的姓氏,而是依照當時印度貴族的習慣,由《梨俱吠陀》讚歌的作者仙人家族乔答摩[註 4],所取的另一個名字。 】~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

“佛教教主最崇高最偉大的就是他革命的精神,他為不平等而革命。在二千多年以前,印度當時的社會,分作四種階段,限制極嚴,最不平等。..... 佛陀看在眼內,記在心裏;雖然自己也是貴族出身的,..... 於是出家修道,到了澈底覺悟以後,以四河入海,同一鹹味;四姓出家,同稱釋子的口號;..... 耶穌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是遭受極權統治,耶穌本人又是一個十足的平民,以色列在羅馬人的統治之下,人民不堪其苦;同時舊教教徒腐敗已極,因而他要出來革命。” ~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

答:佛教里,四姓出家,同归一味,但是没有出家的呢?出家的还是依靠四姓的供养,阶级仍在,不过是僧伽团通吃四姓。佛教的众生平等,毕竟是个理想,因为印度长久都是封建制,笼络各地领主最佳办法就是保障他们的权益,种姓制度简单又悠久。最后,印度人放弃了佛教。

反观耶稣,当时统治以色列人的希律王好残杀,但是也好建设,盖宫殿、开道路、奖商业,除了白色恐怖外,以色列还算富裕。耶稣不带刀,也反对他的门徒动刀,根本就不做政治革命。耶稣从事的是宗教改革,看重内心的圣洁、以及神恩广布。

“一個教主的成功,必定有他的修行、證驗和境界的開出。..... 我們的教主,修學菩薩道,經過三大阿僧祇劫,福德智慧,相好光明,悉皆圓滿,才得成就佛果。..... 那麼就說現生吧!太子修行多少時候呢?他六年參方,六年窮究,經過十二年的勤苦修持,才在菩提樹下成正等覺,這都是歷史上所公認的事實。..... 再看耶穌如何修持的呢?根據新的馬太福音第四章第一二兩節的記載:「當時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,受魔鬼的試探,他禁食四十晝夜,後來就餓了。」又十七節: 「那時候他才出來佈道,....」。可見耶穌在修行的年數上和佛陀相差​​有五年又三百二十五天,是五百廿五比一,事實上證明佛陀的修持比耶穌優勝得多哩!” ~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

答:耶稣十二岁开始学道,三十岁出来传道,历时十八年,比释迦多了六年修行。禁食40天,为的是受魔鬼的试探。早在受试探之前,耶稣先受洗,受洗后,神就说这是我的爱子,算是正式差他出来传道。耶稣降世之前,就在神的身边,从世界的开始就与神同在了,有多久,这就不知道了。耶稣是生而自知,还没修道之前,早就得道了,

“境界的寬狹,基於證果的高下,然而怎樣區分呢?佛經說有十法界..... 佛陀是證到佛的果位,是四聖之首的佛法界,他所知所見的境界,是包括了佛法界之餘的九重法界。再來看看耶穌是什麼呢?耶穌是人,就是第五個境界;耶穌之上 是欲界天,是上帝所證的果,處於六凡之首。所以佛陀較諸上帝高出了四層。第五層人道中的耶穌和第六層天道中的上帝,都是欲界眾生,未了生死,末出三界,依 然是個凡夫。..... ” ~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

答:佛教把世界分成十个等级,叫十法界。十法界,又分成六凡(六道)、四圣,六凡在分成三善、三恶。三善的天道有28天,分成三界。
圣经和佛教的分法不同。圣经说神居住在第三层天,又说神界没有生死,但是没有交代其他的两层天是什么。按照佛教分法,四圣应该在第三层天,天道属于第二层天,人道在第一层天。

“現在再把天界的壽命報告一下:最下​​一層的是地居天,又稱為四天王天,他們的壽命是五百歲,在那裏過一天等於人間的五十年;高一層的是忉利天,就是中國人所稱的玉皇大帝,他們的壽命是一千年,在那裏過一天,等於人間一百年;..... 由是一層高一層,一直到二十八重天,叫做非想非非想處天,這層天的壽命,要活到八萬大劫。基督教徒祗知道有上帝,卻沒有計算一下,而佛教卻能夠把種種天道,原原本本,清清楚楚的記算出來,” ~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

答:数算这些岁数有什么用!反正都在轮回中,可能过一天就从天道被打下到人道。天道的岁数,在人道、畜牲道里,也看不到、享受不到,多说无益。

其次,参与轮回的大抵上就只有人、和畜牲在轮回,原因就是天道的诸神长命到几乎不必轮回,就在28天里轮来轮去,反正寿命还是挺长的。既然,不像人道里会突然短命,所以千百年后,在28天里各个单位占位子还是同一个,不上不下,反正也成不了佛。

“耶穌比較佛陀晚出五百一十八年。佛陀活到八十歲,而耶穌只活到三十三歲。 關於傳教年數的比較:佛陀說法四十九年,講經三百餘會,而耶穌只傳了三年道。
跟隨佛陀的人數,經常有大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,每一本佛經開宗明義差不多都曾記載著:如是我聞:一時佛在某處某地,與大比丘僧幾千人,皆是大阿羅漢,佛陀講說法華經的時候,聽眾之多,多到有八萬人天。..... 當時羅馬政府恨透了耶穌,而猶太貪圖三十元錢,就把老師出賣了,真是卑鄙齷齪之極! 這是老師的德學不夠感化呢?還是弟子沒有良心呢?但這在釋迦佛陀畢生弘法史跡中實所未見。” ~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

答:就传道,耶稣传的是摩西的道,耶稣之前1400年前的道,耶稣老叫人回去看摩西的道,也就是说,神说法已经说了1400年,所以耶稣再讲3年就够了。

耶稣的跟随者常常有几千人,要聚集上万人就不太可能,第一、罗马当局这个征服者不会同意,第二、当时耶路撒冷才几万人,八万人听道等于全城的人都罢工,或大家有心从各地方跑到旷野来听道(耶稣常在城里和旷野讲道)。

佛陀的听众会多达八万,当时正值十六国时代,这个很有可能。但是五百年后罗马帝国总兵力30万(多时达百万),对于八万人的集会,摩揭陀国不是动员全国兵力来控制,就是宣传本国的人口。

对于犹大来说,耶稣只是会耍嘴皮,才轻易地拿30 银元就出卖耶稣。后来,犹大知道自己的小小出卖竟然害死耶稣,于是羞愧自杀。佛陀也只渡有缘人,捡能教的教,何必嘲笑耶稣不会教。耶稣不但有教无类,而且还会把学生气跑,叫人自知而退。其次,出卖就出卖呗,有什么好嚷嚷的,因为基督教说大罪、小罪都是死罪,佛教说:善、恶都在轮回中,所以,没有被基督救,没有进入涅磐,一切都是空的。

“佛教的經典,通常所謂三藏十二部,共有九千數百卷之多。三藏就是經藏、律藏和論藏。..... 印光大師在普陀山閉關閱藏,化了十五年的時間,祗是整整的看過三遍;所以他深入經藏,智慧如海,成為一代高僧。 基督教的看家經典,就是這麼不到三寸厚的新舊約,不及佛教大辭典的十分之一。” ~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

答:基督教只有经藏,并不重视律藏、论藏。而经藏也是去芜存菁,留下代表性的事迹,很多都是以定律带过。反观佛经浩瀚,却整理不出一个系统,只能列出几个认证的原则,所以中国教判时期,宗派林立,各自有主要的经书来立论。

“佛教好比一家大藥房,所有經典,能治一切的病。不像基督教,只有一味藥,有點像香港的宏興藥房,專賣一味藥─鷓鴣菜。耶穌說:「信我得救」,便是基督徒的鷓鴣菜,傳教士的百靈丹,但這獨有一味的藥方是否能醫萬病呢?
「信我得救」,若是反過來說:就是不信我者不能得救。其氣度之狹隘,顯而易見了。佛教裏的諸佛菩薩,就是你不信他,他也要來救你,所以地藏菩薩說:「我不入地獄,誰入地獄呢?」「地獄未空,誓不成佛。」他要度盡眾生,方成佛道,這是何等的氣慨!” ~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

答:佛教治标,外伤脚痛医脚;基督教治本,调养内在气息,气强则可治内伤、抗外邪。急救与疗养不同,外伤与内伤不同。佛教有车、船、飞机带人到他方,基督教用传送机(除了科幻片有,目前人类还造不出来)送人到他方。

你说法,他不听、不悟,你又能够如何救、如何渡?佛教要各人自己修行,佛根本就不能救你。否则亿万个佛菩萨,凭着他们的功德、法力、愿力,早就把六道清空。

不信我就不能得救,不听我就不能得救,所以,耶佛两教差别并不大。

【佛陀(梵文:,Buddha),在漢語裡有種種不同的音譯名,因為佛教初期自西域傳入中國,而西域語言眾多,嘗見的譯名有「佛、浮陀、休屠、浮屠、浮圖、浮頭、勃陀、勃馱、部多、部陀、毋陀、沒馱、沸馱、步他、復豆、佛圖、物他、馞陀、沒陀」等,民間習稱佛祖。
【佛陀翻译成漢語的意思是“觉悟者”。用现代的话来说,是一个对于宇宙人生彻底明白的人,真正圆满觉悟的人,又被稱為一切智人或正遍知覺者。佛教與耆那教都以「佛陀」這個稱號來尊崇他們的創始者;也用這個稱號來稱呼真正解脫的人[1]。但通常所稱的佛陀,係指佛教的創始者—釋迦牟尼。】 ~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

“印度發生過一次國難,那好大喜功的琉璃王要想滅絕釋迦王的種族,佛陀見到自己的種族,將要被他滅絕了,心中異常不忍,想挽救過來,..... 近代印度被英人統治,將達百年之久,聖雄甘地,手無寸鐵,祇有採用不合作主義,幸能達到獨立的目的;這種偉大的精神,也是受了佛陀的教化所影響的。” ~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

答:杀人、人杀,前世杀人,今世被杀,正是因果循回的道理。
甘地所信的是杂教,有印度教、耆那教、佛教。佛教把所有的好事都揽在身上,又看轻别的宗教,总觉得别的宗教都受到佛教的教化。佛教则是出淤泥而不染,不受任何宗教的影响;但是又说在中国致力于本土化,在中国生根。



==============



毛雄 2012-09-16 10:16
这位法师逻辑能力不强,想个中国关村攒电脑的销售人员,不如另外几位看起来唬人
 回复
许修昆 Tom
许修昆 Tom 2012-09-16 12:24
回复毛雄: 煮云法师(1919—1986)生性秉善,颖悟过人。自1971年起常奔波于台湾各地主持精进佛七。1983年于台中太平乡购置土地,开山创建台湾最具规模之净土宗道场,名护国清凉寺。并于1985年创办净土专宗佛学院。




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